怎样锻炼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
空间感知能力 感统训练
视觉空间感是人类学习活动中依赖最多的感官(觉)功能,视觉空间感包含一般的视力、视野扩展能力、平面与立体的转换能力、层次辨别能力、视觉记忆能力等。视觉空间感发展成熟的话,人们才可以准确地辨别物品的形状、大小、高低、远近、宽窄、长短、阴暗等属性和物品所处的空间状态(如:方向、距离、位置)等,以及彼此间外观上细小的差异。
视觉空间感不足的孩子会出现跳行漏字、写反字、记忆差、辨别相似的图形或字有困难、想像力差、联想力不好、作文能力不佳、数学学不好等学习上的困难,甚至在生活上也会遇到“明明看到水杯却还是把它打翻”“经提醒别碰到桌椅却还是直直地撞过去”“练习了好久都不会绑鞋带”等问题,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、学习热情以及自信心。
首先我认为孩子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、感知、操作、思考、想像等的基础上,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,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。比如孩子要认识圆柱体,我们可以先用一个圆柱体的杯子让孩子来了解,接着引导孩子来说出圆柱体的特点,上面和下面都是圆形,并且上下是一样粗的!其次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呢,引发孩子思考、联想!这样今后当我们说到圆柱体的时候,孩子脑中就有一个清晰的模型!所以孩子对于图形的认识是通过观察、开始的,让他观察,感知,比较、概括等体验常见图形的性质,并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;在观察物体、拼摆图形、设计图案等活动中,建立空间观念。
对于“视觉空间感不足的孩子“的感觉统合训练原则是先测评再训练,并且讲究针对性训练。例如,如果孩子还在幼儿期,要先强化跑、跳、滚、爬等粗动作的训练,而不仅仅训练精细动作;如果孩子正直学龄期,在强化跑、跳、滚、爬等粗动作的基础上,针对性地增加精细动作,如手指分化和手抓握力的训练(因为孩子要写字),视觉空间感或视觉聚焦的训练(因为孩子需要用到更多的视觉来学习),以帮助孩子提升急需用到的能力;如果孩子的感统能力基础太差,即使已上小学,都必须要先强化粗动作,不急着做精细动作。这样的感觉统合训练对孩子各项能力的帮助既全面又有针对性,并且兼顾到孩子的持续发展能力,效果好,且稳定,持久。